2013-2017年民盟河南省委教育培训规划

——(2013年12月19日民盟河南省委十二届五次常委扩大会通过)
供稿单位:民盟河南省委 发布于:2014-03-05

加强盟员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队伍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近年来,河南民盟坚持多层次、多方位开展培训工作,大幅提高盟员素质,改革创新培训形式及培训内容,着力增强教育培训的统筹性、针对性、实效性,为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民盟十一大、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培养造就新形势下河南民盟高素质人才队伍,提高广大盟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根据中共中央、民盟中央和河南省委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有关要求,结合河南民盟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民盟十一大、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政治共识教育为核心,以能力提升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代表性人士队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弘扬民盟优良传统,为我省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和民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和人才智力支持。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坚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决心,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参政议政及合作共事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治培训为主,把系统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理论培训的首要任务,通过理论武装、继承传统、投身实践,不断凝聚和增进共识。

坚持按需培训。以需求为导向,充实培训内容,不断完善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以基础理论、政治素养、统战政策、法律知识、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布局。

坚持规范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严肃纪律、改进作风,勤俭施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能。

坚持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把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作为教育培训的基本途径,全面提高盟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

坚持改革创新。遵循教育培训规律,推进培训理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渠道形式创新,做到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始终保持教育培训的生机与活力。

(三)主要任务

着眼民盟新老交替、政治交接;着眼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切实提高盟员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着眼推进河南民盟教育培训改革发展,突出民盟特色,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健全运行机制,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科学高效、富有活力的河南民盟教育培训体系。

二、重点培训内容

(一)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培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干部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二)深入学习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有关方针政策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熟悉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历史,深刻领会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定位、基本特征、永恒主题、根本任务,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增强合作共事意识,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

(三)大力加强盟史教育,继承发扬民盟优良传统。加强盟史、盟章培训,引导广大盟员深入学习民盟的光辉历史,继承老一辈民盟先烈的光荣传统以及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亲密合作、并肩战斗的优良传统。学习民盟前辈的光辉事迹,踏寻民盟先贤的足迹,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立盟为公,参政为民”的政党意识,充分认识民盟的基本职能和新时期的任务、作用。                        

(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他们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转化为精神信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广大盟员立足本职、牢记责任,坚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奋斗。

(五)积极开展各种知识教育。着眼于提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素质和能力,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广泛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法律、国际等方面知识特别是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帮助干部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思路、提高科学人文素养。

三、培训对象及措施

(一)领导班子成员。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支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修养水平高,继承和发扬民盟优良传统,具有较高参政水平的领导干部队伍,以思想建设为核心,提升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为主线,加强市级以上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省委换届后新任的省委委员及市级组织换届后新任的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培训。

主要措施:

1.省委领导班子成员培训。积极参加中央统战部、中央社院举办的研讨班和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合中心组学习活动。

2.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及省直工委、省委各专委会领导成员培训。5年内对市级主委及副主委、秘书长、省直工委主任及副主任轮训一遍。计划培训70人。

3.省委委员培训。5年内对省委委员轮训一次。计划培训80人。

4.后备干部培训。5年内对各市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及省直综合型人才培训1次,计划培训90人。

5.培训方式。分期安排到中央社院、干部学院学习培训,结合警示教育、现场教学。

(二)机关专职干部。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热爱民盟、业务熟练、乐于奉献的机关专职干部,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省委及市委机关专职干部培训。

主要措施:

1.全省机关专职干部培训。(15年内对全省的机关专职干部开展集中培训12次,计划培训80人。(2)轮流安排全省机关干部参加中央社院、省社会主义学院、省委党校、市委党校的学习培训,计划培训80人。       

2.社情民意信息员培训。5年内对各市及省直基层社情民意信息员培训12次,计划培训80人。

3.组工干部及盟员信息管理员培训。15年内对各市及省直基层组织的组工干部集中培训12次,计划70人。(2)对各市盟员信息管理员轮训一遍,计划20人。

4.网站管理员及信息通讯员培训。5年内年对各市网站管理员、信息通讯员进行关于网站管理、信息撰写、盟讯编纂等方面的培训12次,计划培训50

5.培训方式。学习先进省(区、市)盟务工作经验,增进各市之间学习交流,加强互动式培训及民盟优良传统教育。

(三)基层组织负责人。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支知盟、爱盟、忧盟,甘于奉献,懂得多党合作制度,组织领导和参政议政能力强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以提高政策把握、促进党盟合作、加强组织发展、提高参政能力为重点,加强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

主要措施:

1.市级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市级基层组织负责人由各市委会建立培训制度,每年至少集中培训一次。

2.省直基层组织负责人培训。省直基层组织负责人由盟省委负责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盟务专题会议,每年集中培训1次,计划培训50人。

3.全省高校盟组织负责人培训。5年内对全省高等院校盟组织负责人集中培训12次。计划培训60人。

4.培训方式。加强与各市基层组织横向交流,力求形式多样,也可与省外先进基层组织或国内知名院校盟组织交流经验。

(四)骨干盟员。着眼于培养造就政治立场坚定、继承民盟优良传统,综合素质好,有参政议政潜能,有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的干部队伍。以培养参政议政能力、树立民盟良好形象、扩大民盟影响力和实践锻炼为重点,加强骨干盟员培训。

主要措施:

1.参政议政骨干盟员培训。5年内对省政协委员及省人大代表轮训一次,计划培训70人;对盟省委各工作委员会成员、参政党理论研究小组成员、参政议政骨干成员轮训一次,计划培训90人;对全省副县级以上实职干部轮训一次,计划培训50人。

2.社会服务工作负责人、骨干盟员培训。5年内对各省辖市分管社会服务工作的领导、专职干部,盟省委专委会负责人,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省直基层负责人轮训一次,计划培训80人;对全省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的骨干盟员轮训一次,计划培训100人(人数可扩大)。

3.培训方式。可灵活多样,也可到全国先进省区进行实地培训。

(五)新盟员。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支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基层组织活动,关注民生、关注国家发展大局,有参政党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的盟员队伍。以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民盟历史、章程及民盟优良传统,树立“立盟为公,参政为民”的政党意识为重点,加强对新盟员的培训,培养他们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盟员。

主要措施:盟省委每年对省直新发展盟员培训一次,培训人次根据每年新盟员数量确定。各市也要建立新盟员培训制度,每年至少培训一次。培训方式以学习教育为主。

四、培训能力建设

(一)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改进培训班次设置方式,推行专题研讨、短期培训。创新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分段式等方法,积极开展现场教学、异地培训、行动学习、警示教育、挂职培训等。

(二)拓宽培训渠道。充分利用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国内知名高等学校以及其他社会培训资源,开展合作办学、委托办学和专题培训,为提高重点班次培训质量提供切实保障。

(三)健全运行机制。健全组织调训制度。全面推行需求调研制度,逐步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计划生成机制。按照分级分类要求,合理划分各级盟组织、盟省委各部门在组织调训中的职责,加强统筹,避免多头调训,重复培训和多年不训。

(四)完善培训与考察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将培训作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开发潜能、素质评估的过程,通过跟班学习、参与研讨、谈心谈话、现场教学等方法,全面了解盟员的政治品德、素质能力和发展潜力,作为推荐使用的重要依据。把教育培训与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以培训促培养,以培养促使用,形成良性互动。

(五)加强学风建设。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员要带着问题参训,联系实际学习,努力做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相统一。努力营造实事求是、勤奋好学的学习风气。要厉行节约,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要把学员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互动效果、学习成果作为学风评价的重要内容。

五、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民盟河南省委要加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盟省委各职能部门具体落实相关教育培训工作任务,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抓好组织实施。各市级组织要根据本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认真督促实施。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邢庄北街6号河南省民主党派大楼 | 邮编:450003 | 电话:0371-61231987

中国民主同盟河南省委员会 | 豫ICP备05025598号基层新闻报送登录社情民意报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