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单位:民盟河南省委
发布于:2016-03-02
今年61岁的耿国安是民盟盟员,三门峡市湖滨区一名退休教师,每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都是他最忙碌的时期。“我喜欢文化艺术,一心只想为群众文化艺术的传播做点事。”近日,记者采访了耿国安。他说,每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他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指导村民排练节目。
兢兢业业,带领村民精心排练
的确如此。从今年春节至今,在耿国安的悉心指导下,三门峡市湖滨区崖底街道东贺家庄村的玄天盘鼓队伍变得越来越整齐,越来越有模有样。很多村民热情高涨,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16岁的柴晓伟变被动为主动:“看到别人练得那么好,我心里一直想着如何要超过他们。现在,我们的表演越来越好,心里格外激动和高兴。”东贺家庄村村委会主任柴彦明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告诉记者,经过耿老师指导排练,既为该村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盘鼓队员,又为该村盘鼓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现在还是玄天盘鼓的传承人。”耿国安自豪地表示,玄天盘鼓于2015年9月入选第四批三门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他本人也入选第四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那一刻起,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玄天盘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
据耿国安回忆,这些年,崖底街道的所有村庄他都去当过演出指导,包括盘鼓、秧歌、歌舞等,其中他指导的盘鼓人员不下1000人,合唱人员也有几百人。
多才多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其实,耿国安参与的春节、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只是一小部分。据统计,他每年参与的各种演出有五六十场,其中很多都和群众文化活动有关,耿国安因此被很多人所熟知。
“我是学音乐的,非常喜欢演唱、主持、表演等。”耿国安说,出于这样的想法,他除了积极推广玄天盘鼓外,还一直活跃在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中。
去年4月,由耿国安担任团长的湖滨区农民艺术团成立。“我们艺术团共有50人,都是农民,只要愿意参加,我们都接收。”耿国安说,农民艺术团成立以来,已经多次下乡演出,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我就是想让更多喜爱艺术的农民参与进来,再用实际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带动他们对艺术不断追求。”
耿国安还组建了崖底街道“大河之声”农民合唱团,带领大家参加了首届中国(三门峡)黄河大合唱艺术节,获得成人组女声合唱银奖;他参与湖滨区“百姓宣讲直通车”进基层宣讲巡演活动,其精彩的表演带给大家无尽欢乐;他还参与2015“美丽湖滨•南山放歌”消夏文艺展演月活动……
“湖滨区非常重视群众文化事业,作为一名退休教师,能为此做点事,帮助村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我感到格外满足和自豪,所以,我会一直尽我最大能力做下去。”耿国安说。
努力付出,享受其中乐趣
耿国安常说,他热衷于群众文化活动,完全出于喜爱,每次参与其中都能给他带来无穷的快乐。有时候,即便只有一位观众,他也会认认真真、全心投入地表演。
“这些年,我购买了各种演出服装1300多套,都是自己出钱,其他包括设备什么的,投入更是数以万计。”耿国安笑着说,他从来没有为此感到舍不得,因为钱都用到该用的地方去了,值!耿国安同时告诉记者,这些年,经常有商业性演出邀请他参加,都被他拒绝了,因为只有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他才能收获快乐。
受父亲的影响,耿国安的女儿耿丹丹也加入了民盟,这些年也全身心地投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作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她也参与了很多节目的编排和指导,广受好评。“我非常佩服父亲的敬业精神。受他的影响,我相信我也会做得更好。”
耿丹丹说。
“喜欢的话,就不觉得辛苦,而会变成一种享受。”耿国安笑着说,未来他会更加努力,多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做点事!
审核人:黄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