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盟员董文召、郑学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供稿单位:民盟河南省委 发布于:2012-02-22

董文召,男,196710月出生,1991年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本科毕业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花生研究室主任。

1995开始从事花生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工作,先后参与完成了国家跨越计划、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国家863花生新品种选育、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农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项、国家“863”转基因植物专项、国家支撑计划花生食品安全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国家成果转化项目等重要课题。所在课题组在高油花生品种选育、超高产花生品种选育、高油酸花生品种选育、远缘杂交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作为第六完成人,参与完成的“花生野生种优异种质发掘研究与新品种培育”2011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针对生产及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历经20多年攻关,通过发掘优异野生花生种质,探索花生属种间亲缘关系,建立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了一批优异新种质,育成了7个抗病、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新品种,在生产和遗传育种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创造直接社会经济效益54.73亿元,发表相关研究论文71篇,被引用175次,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郑学玲,女,民盟,1972年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粮食品质与加工技术。现任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副院长、河南省小麦产业创新体系(小麦加工)岗位专家、《面粉通讯》杂志编委、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理事、中国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学会理事等。先后获得校级优秀教师、校级十佳师德标兵、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入选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94年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粮食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粮食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97-1999年郑州粮食学院任教;2003年毕业于江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6-2007年在加拿大农业部农业与农业食品研究中心(AAFC)做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03-至今在河南工业大学任教。

近年来在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5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申请专利6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制修订国家标准4项;编写著作5部,其中一部主编、一部副主编。

由河南工业大学卞科教授主持的“高效节能小麦加工新技术”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的参加单位还有武汉工业学院、湖南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东方食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郑州智信实业有限公司、郑州金谷实业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参加人有陆启玉、郭祯祥、温纪平、王晓曦、郑学玲、林江涛、陈克明、李庆龙、吴存荣、魏明东、陈志成、陈洁、李东森等13人。

郑学玲作为项目的主要参加人参与到项目的“蒸煮类小麦专用粉生产新技术”中的关键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以及承担报奖材料的主要撰写和整理工作。

项目简介如下:

粮食加工既是农产品加工的支柱产业,又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基础,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加工业,多次在中央1号文件和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要重点提高粮食加工和转化利用率。小麦加工是整个粮食产业链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民的营养、健康和安全,是国家经济主权和国计民生的大事。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的小麦加工以消化吸收前苏联和欧美的技术为主,适合加工面包等烘焙类食品专用粉,不适应我国的小麦原料,难以满足面条、馒头、水饺等蒸煮类食品专用粉的生产需求,而且电耗高、效率低,加工精度与出率之间矛盾突出。同时,我国的小麦加工还具有潜在的品质安全隐患。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以谷物化学、力学、粉体学等科学为理论指导,在深入研究小麦粉碎性能、在制品理化功能特性、质量安全性、挂面烘干机理等基础上,首创了在制品纯化与分级重组、磨撞均衡制粉、小麦清洁处理、真空浸润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小麦加工效率低、能耗高、产品专用性差、质量安全性低等共性问题;创新连续和面、高效烘干系统,解决了挂面生产中连续性差、能耗高等问题。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广泛推广应用。创新实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节能、营养、安全小麦加工新技术的目标,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小麦加工技术落后的局面,而且实现了向国外的技术输出。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14号 | 邮编:450003 | 电话:0371-65865143

中国民主同盟河南省委员会 | 豫ICP备05025598号基层新闻报送登录社情民意报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