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新作为 力争建新功

供稿单位:民盟开封市委 发布于:2024-09-12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各行各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环节。开封民盟密切关注并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为民盟开大支部主委,开封大学智能制造学院院长、阀门学院执行院长,我立足本职岗位,带领民盟开大支部的盟员专家,积极投身优化职教办学条件、专业布局、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产教融合等方面工作,努力推动开封大学产教深度融合,打造校企合作新典范,为职业教育新一轮大发展贡献民盟力量。

一、以强合作发挥专业集群赋能效应

依托开封市阀门产业发展基础,我带领学校相关团队积极与国内知名企业深度交流,经过多年的交流合作,积极筹备,于2019年9月28日,与北京至善智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全国首家阀门产业学院。以行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阀门人才培养、阀门行业证书培训、阀门技术服务为目标,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服务“中国制造2025”。校企深度合作阀门企业20余家,建立了10个校外实训基地,与全国多个地方阀协建立了合作关系。参编多项仪表类国家标准,与华龙国际联合成立核电阀门国产化项目部,支撑学校成为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阀门分会会员单位、中国机器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授牌“工业阀门教培实训基地”,组建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阀门智能制造)专业群,引领阀门行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二、以高定位推进实训基地运营管理

作为学院院长,我积极推动学校与河南中机华远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开封大学中机华远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了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培养和锻炼一支专业扎实、技能精湛的实训基地指导教师团队;培养了大批素质优良的模具设计与制造及精密、复杂零部件制造的技术应用类技能型人才,为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现代化制造技术应用能力,最终为区域相关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变纯消耗型实训为生产经营型实训,形成“教室、实习实训室、生产现场”三位一体,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校企共建生产性校内实验实训基地。2019年通过教育部验收,并获得2021年教育部产教融合优秀案例。

三、以新方式激活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为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就业渠道,我带领学院积极联系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启动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优化创新教学评价方式,联合培养专项人才。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经过努力,将建成人才培养体系科学合理、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国产工业软件应用&测试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养学生数字素养,掌握先进生产制造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先进制造领域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为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技术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为区域经济和产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确立75周年。我们要充分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传承民盟“奔走国是,关注民生”优良传统,整合资源优势,强化深度参与,深化职教改革,加强产教融合,为推动开封大学职业教育发展多出好主意、想好办法,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民众,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望变成“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

(作者系民盟开封大学支部主委朱跃峰)


撰稿人:朱跃峰        摄影师:田雨        审稿人:许娜        审核人:黄云火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14号 | 邮编:450003 | 电话:0371-65865143

中国民主同盟河南省委员会 | 豫ICP备05025598号基层新闻报送登录社情民意报送登录